在嘉興內河國際集裝箱碼頭,幾臺大型集裝箱起吊設備正在馬不停蹄的進行裝卸作業,今年一季度嘉興內河國際集裝箱碼頭吞吐量增勢明顯,3月份單月集裝箱吞吐量為19620標箱,中轉量則突破2萬標箱,達到20165標箱,一季度吞吐量累計44562標箱,同比增長34.24%,圓滿實現開門紅。
隨著嘉興市海河聯運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內河水運價格優勢的不斷凸顯,嘉興內河集裝箱運輸的潛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近日,筆者走訪了多家集裝箱貨物代理公司和物流運輸公司,以探索嘉興內河集裝箱運輸的發展模式。
公路集裝箱運輸成本上漲
“2016年10月份以來,嘉興內河港集裝箱月度運輸量同比翻了一番,走出了V字反轉。”嘉興中遠海運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曉燕表示。拐點究竟如何形成?嘉興市港航部門相關人員向筆者道出了原因:
2016年8月,交通運輸部公布了新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從2016年9月21日起正式施行,對超限集裝箱運輸車輛嚴管嚴查,以前裝兩個集裝箱的集卡車,只能轉為單個集裝箱運輸,無形中多出了一半的重箱運輸需求,而短期內公路集裝箱運力難以補上,且公路集裝箱運輸容易對道路破壞、交通擁堵產生影響。
與此同時,水路集裝箱運輸成本的優勢日漸凸顯。2016年9月21日以后,集裝箱公路運輸成本上漲,以嘉興到上海港公路集裝箱運輸為例,單個集裝箱平均運輸成本從600元一個上升至800元一個。而船舶集裝箱載運量大,內河集裝箱運輸船一次可以載運至少36個標箱,多達50多個標箱,分攤到每個集裝箱上的成本只有400-500元,與公路運輸相比,更加經濟實惠。
其次,嘉興內河集裝箱碼頭的布局日趨合理使得企業貨主更傾向選擇走水路集裝箱運輸。以嘉興為例,除嘉興七星國際集裝箱碼頭已投入運營外,海寧中遠普泰、海寧尖山碼頭集裝箱業務今年也將投入試運營,振石集團浙江宇石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在桐鄉東宗線航道旁投資新建年吞吐量20萬標箱的集裝箱碼頭也已通過初步設計審查。多點布局、覆蓋范圍更廣,使得貨主更愿意通過內河水運網絡將貨物運輸到各地。
助力企業發展降本增效
“未來企業的競爭,成本控制將占據核心地位,而物流成本又在企業整體成本中占了較大一塊,誰能夠在降低物流成本上做文章,企業將更具競爭優勢。”嘉興外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慶東有著自己的觀點。
諸多企業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例如浙江萬凱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瓶用PET切片(食品級塑料)目前一年4000多TEU的量往水路走,通過海寧尖山碼頭集裝箱運輸對接嘉興港,平均每箱節省300元,共可以節省120萬元。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產量的不斷上升,三期建成將有100萬噸PET,走水路的成本優勢不言而喻。
又如嘉興韓泰輪胎有限公司一年2萬多集裝箱生成量,原來主要是走公路運輸到乍浦后轉大輪,如今隨著內河集裝箱運輸的不斷發展,走內河水路運輸已經成為該企業的優先選擇。
企業貨物通過內河集裝箱運輸,能夠較大幅度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特別是在嘉興內河集裝箱碼頭廣泛布局、嘉興海河聯運體系逐步完善后,海河聯運的便捷優勢將進一步顯現。
多方利好 內河集裝箱運輸
“盡管經濟不景氣,但相對于嘉興內河水運則是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期。我們公司今年一季度嘉興集裝箱水路運輸業務量同比上升30%,而嘉興港海河聯運集裝箱運輸量預計今年將翻一番。”孫曉燕表示。
目前,通過測算,嘉興市場年集裝箱運輸生成量近500萬箱,絕大多數通過公路運輸到上海、寧波等地再轉海運,加上過境的集裝箱運輸,水路集裝箱運輸市場巨大。而嘉興港乍浦港區內河港池作為嘉興海河聯運的重要節點,其輻射范圍也將擴大到整個浙北地區。采訪中,嘉興中遠海運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嘉興中遠物流有限公司和嘉興內河國際集裝箱碼頭等供應鏈多方的負責人對嘉興內河集裝箱運輸發展充滿信心。
“今年以來,隨著經濟形勢好轉,經濟探底回升勢頭明顯,這些對于內河集裝箱運輸都是利好。目前,內河集裝箱碼頭一天兩班,一班五艘次船舶還不夠運貨,特別是出口重箱的增長說明了嘉興內河集裝箱在嘉興的出口占有量在持續增大。”內河國際集裝箱碼頭張偉峰副總經理說。
同時,嘉興內河水運基礎設施正快馬加鞭,一季度累計完成投資4.4億元,再創新高。隨著杭平申線(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等工程的不斷推進,“內暢通、外通海、海河一體”的集疏運體系不斷形成。不久的未來,待現有建造中的集裝箱多用途碼頭全部投入運營后,嘉興內河集裝箱運輸量將更上一個新臺階。
來源:中國水運報